当前位置: 银保融 > 高管谈
乘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东风 谱写全面绿色转型新篇章
来源:降彩石 2025-03-31 09:53:09 责编: 王青青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绿色发展,兼顾金融供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明确提出未来5年绿色金融发展目标以及服务全面绿色转型的路径举措,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发展机遇。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施方案》紧密对接国家“双碳”目标,聚焦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需求明确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通过制度设计、资源引导和风险管控,系统性推动绿色金融成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推动保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扩大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方案》鼓励保险公司围绕服务绿色转型,有针对性地研发风险保障方案,优化巨灾保险、环境责任保险等业务,积极开拓碳汇价格保险,创新发展碳排放权交易保险等碳保险,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体系。这将推动保险公司开发更多贴合绿色产业需求的产品,满足各主体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

二是细化行业标准和披露要求,促进绿色保险管理健康规范。《实施方案》要求保险机构健全内部管理,夯实数据基础,强化信息披露,将推动保险机构更加严格遵循绿色保险标准和规范,强化内部管理和数据质量治理,逐步公开绿色金融战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情况等,推动形成业务透明可信、市场监督有力的绿色保险健康发展格局。

三是明确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求,提升保险行业风险防控能力。《实施方案》要求保险机构要健全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有效应对气候风险。未来,保险机构将加强对环境风险、气候风险的研究和评估,完善客户分类管理和动态评估机制,加快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提升风险识别、监测和防控能力。

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保险在提供绿色风险保障、引导绿色投资、护航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绿色保险发展迎来新机遇。

一是政策支持日趋完善,绿色保险覆盖面将逐步扩大。绿色保险被纳入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国家持续出台绿色产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叠加社会环保意识和企业环保责任增强,绿色保险需求显著增加,与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相关的业务将实现较快发展。

二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为绿色保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大数据分析,将提升保险机构环境风险评估的精准度,实现差异化定价,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保险标的状态,提高风险预警能力,有效降低风险损失。

三是跨行业协同逐步畅通,促进绿色保险标准化和机制完善。环保部门、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在生态环境领域数据信息交流共享和政策联动更加畅通,为绿色保险产品开发、承保理赔、风险管理等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持。

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产品具有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波动较大等特点,当前绿色保险在精准定价、信息披露、人才供给、数据建设等配套建设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进一步推进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人保财险胸怀“国之大者”,扎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全方位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2024年累计提供绿色风险保障超过175万亿元,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注入金融动能。

创新丰富绿色保险产品服务供给,提升绿色发展供需适配度

聚焦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大力推动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升级绿色保险供给,满足客户多层次、个性化绿色保险需求,打造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保险、绿色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新型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保险产品供给,推出海上风电工程期与运营期保险、储能行业财产保险、太阳能光伏组件长期质量与功率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为国家能源转型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二是聚焦减污降碳,完善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体系,加大地方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创新力度,建立环责险综合风险地图,探索建立环境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

三是聚焦固碳增汇,在持续开展林业碳汇保险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开发湿地、耕地碳汇保险,积极为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等具备固碳作用的标的提供保险保障。

四是聚焦保障碳交易,在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物的碳交易市场,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服务形式,有效保障碳交易过程中的融资风险、信用风险、交付风险、价格风险等。

五是聚焦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服务支持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险,不断丰富新能源车产业链产品和服务保障。加快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发展,助力新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六是聚焦绿色科技产业,加快保险产品开发,持续推进绿色装备、材料以及软件等相关科技保险创新,推出国内首款低空经济专属保险产品,进一步完善汽车芯片保险产品体系,不断向汽车芯片产业链全链条拓展保险保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保驾护航。

升级完善绿色保险产品定价模型,探索建立绿色保险费率调节机制

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探索建立绿色保险费率调节机制,确定与环境、社会、治理等因素相关的费率调整系数,通过保险机制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结合各险种特点将气候相关风险因子纳入精算定价流程,针对不同巨灾风险类型采用差异化的测算方法。

完善优化风险减量服务模式

立足保险本源,逐步建立并完善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气候风险监测和评估,建设气候风险分析模型,持续丰富气候风险保险产品供给,不断提升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推进巨灾体系完善,推动巨灾保险保障范围从单一地震灾因向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等多灾因扩展。同时,持续加强科技赋能,强化科技应用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主动践行“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将保险理赔从传统的灾后补偿,升级为灾前预防减损、灾中施救减损、灾后提升风控的风险减量服务闭环。

深化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公司绿色金融布局

为助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人保财险将不断健全绿色金融治理体系,强化董事会、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关于绿色金融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将环境、社会、治理全面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决策及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绿色金融绩效考核体系,增强公司绿色金融管理的内生动力。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定绿色金融三年发展规划,完善公司绿色金融相关行动和管理,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工作布局。(作者系人保财险党委委员、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