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保融 > 泛金融
浦江经验启示下的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风险防控实践——以案说险:主动走访破迷局,风险教育护企航
来源: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 2025-05-23 10:48:09 责编: 王青青

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浦江经验的核心启示

浦江经验以“主动下访、倾听民声、破解难题”为核心,强调服务前置化、问题导向化、治理协同化。在“浦江经验”提出20周年的重要节点,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深度践行“浦江经验”,以实际行动彰显金融企业担当,强化风险预警与教育引导,以专业服务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为地方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典型案例:主动走访中发现风险端倪

案例背景:2025年初,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客户经理小王在走访合肥某餐饮街区时,注意到一家新开业的连锁餐饮店客流量较大,但门店负责人刘先生却眉头紧锁。小王主动上前询问:“刘总,看您这店里生意挺红火,怎么还在为资金发愁?”刘先生叹气道:“正想扩张两家分店,但手头流动资金不够。前两天有人推荐了个‘零门槛’融资渠道,说当天就能放款,利息还比银行低……”小王敏锐察觉到异常,随即追问:“对方有没有要求您支付服务费或保证金?”刘先生点头:“说是要收3%的服务费,还要交贷款金额10%的保证金。”小王查看该融资渠道的服务协议,发现存在“服务费按季度收取、保证金不予退还”等模糊条款,且该机构无融资担保备案信息,反向测算成本发现年化成本远超24%,成功揭露了融资陷阱,避免刘先生的资金损失。

风险剖析:1.资质存疑。涉事机构未公示金融牌照,实际为非法中介,通过伪造合作银行背书诱导客户;2.隐形成本。以“低利率”吸引客户,但通过高额服务费、提前收取保证金等方式变相抬高融资成本,加重企业负担;3.信息泄露。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存在数据倒卖风险。

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提醒您:

1. 主动核实机构资质,拒绝“高息陷阱”

查验证照真实性:通过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核实融资机构是否具备合法资质;

警惕异常承诺:对“零抵押”“超低利率”“当日放款”等话术保持警惕,凡涉及高额服务费、保证金等隐性成本的项目需谨慎评估 。

2.主动保护个人信息,防范信息泄露

不随意授权:拒绝向非正规机构提供身份证、银行卡、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办理业务时亲自到场或通过官方APP操作 ;

销毁敏感单据:妥善处理刷卡签购单、合同废页等资料,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

3.主动学习金融知识,理性评估风险

识别合同陷阱:签订协议前,重点关注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警惕“阴阳合同”或模糊表述 。

分散融资渠道:避免将所有资金投入单一项目,优先选择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渠道,降低过度负债风险 。

从浦江畔的“下访接访”到金融服务的“主动创安”,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平安融易安徽分公司将以浦江经验为指引,持续优化“融资+消保”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助力构建诚信、安全、高效的融资生态。